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作为九大重点任务之一,不仅说明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还彰显了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
为了推动智能电能表产品行业的绿色发展,推动电力电气行业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2024年12月20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审核通过了《智能电能表碳标签评价技术规范》(T/DZJN378-2024)团体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自2024年12月27日起正式实施。
《智能电能表碳标签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详细规定了碳标签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原则、产品碳足迹计算、产品碳足迹评价程序、产品碳标签评价通报等内容。
标准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基于智能电能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特点,从从原材料获取、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等阶段,考量全生命周期体系下的碳排放核算方式,同时按照碳排放量将产品分为三个等级,即一星、二星和三星,分别对应碳足迹披露产品、减碳产品与低碳产品。为相关方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评价指南。
标准的出台旨在提高智能电能表产品碳足迹评价的透明性和一致性,帮企业更好地懂产品的碳排放情况,从而识别减排机会,推动企业制定和实施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策略和行动。
碳标签作为低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的发展,直接反映了低碳市场中低碳产品的供应体量和发展状况,始终抓住市场需求的核心,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碳标签碳足迹系列标准助力企业解决环节难题,助推产品走向国际,大幅度提高低碳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一方面可用于不一样产品的横向对比及不同企业间的纵向比较;另一方面可依据标准核算企业产品的碳足迹,衡量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发现薄弱环节,通过调整产业体系、优化工艺路线等手段开展减排工作,研制高质量标准的同时注重标准的科学有效,在行业中充分的发挥减污降碳工作的实施力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通过实施本文件,智能电能表产品生产及制造相关公司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产品的碳足迹,对碳足迹结果进行评价,并在产品上标注碳标签,向消费的人提供环保选择的明确信息,引导绿色消费。
本标准文件发布后,智能电能表产品生产制造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将进行宣传、贯彻,并在其应用市场进行推广,提升品牌绿色竞争力。
万物相连,智能智造,智能电能表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推动能源转型以及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同时,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等多个角度发挥出了不可比拟优势,新的应用场景总是能倒逼产品创新的进程与迭代。智能电能表行业应重视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敏锐洞察最新技术,走适应发展的新趋势的创新之路,而标准的发布将有效推进电子电器行业碳足迹体系建设,让碳标签等级评价工作进入下一阶段的新征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