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金华(义乌)成为全国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去年以来,金华市统筹推进“大规模硬建设”和“高水平软建设”,着力提升“集结、集散、集聚、集成”功能,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快建快落快用。
在华东国际联运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箱涵建设、路基施工等各道工序正快马加鞭、有序推进。该项目是中欧班列增点扩线亿元。目前,进口粮食中转基地、集装箱箱管中心、海关监管区、保税仓4个地块已完成土地平整,正在开展方案深化和初步设计审批工作,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与热火朝天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工程相呼应,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也正在火热施工中。
2024年8月30日,华东国际联运港中欧班列项目开工仪式暨浙江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金华市全面落实中欧班列“一个品牌、一个平台、一套机制”,全力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快建快落快用,共谋划推进重点项目45个,其中关键支撑性项目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整体形象进度的20%;华东国际联运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涉铁节点工程加快基础施工;金甬铁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铺轨工程、龙门吊轨道完成。
通过提速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打造宁波舟山港金义“第六港区”,金华成为“义新欧”、义甬舟对外开放大通道的策源地。
今年春节假期,义乌西站铁路口岸依旧一派繁忙景象,每天都有班列满载来自全省周边的货物,鸣笛启程,奔赴俄罗斯、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距此约35公里外的金华南站,相同的场景在上演。
通过不断增点拓线,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增至25条线多个城市,到达境外站点100个以上。
对外畅通渠道,对内优化服务。今年初,长三角至珠三角的首趟铁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成功开行,长三角地区首列常态化开行的高铁快运专列(金华南—南昌西)也正式首发。这些创新模式将强化金华和珠三角经济圈的互联互通,“金华制造”直达广州快了18小时,金华至南昌物流运输时间将由6个小时缩短至2小时内,运行时效相比公路运输提升60%以上。
金华市积极深化拓展“第六港区”功能,全面落地船务、关务、港务、信息和管理一体化发展,完成金义箱源互认互通,金甬铁路循环车底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出口货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我市创新落地‘先查验后装运’集拼仓监督管理模式,实现‘一柜多票’组合申报、‘数智监管’全程可溯,通关效率提升26%,人力成本降低10%。”金华现代物流发展管理中心负责的人介绍,这项举措有力提升了海铁联运的运输效能。
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2619列,同比增长10%;海铁联运发运38.1万标箱、增长18.7%;快递业务量达171.9亿件;全市多式联运营收增速达20%以上,排名全省第2位。
金华以国际陆港枢纽建设为契机,一直在优化“港产城贸数”一体化布局,构建物流核心圈、商贸服务圈、临港制造圈“三大圈层”,实现班列运行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互支撑、协同增益,为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注入新动力。
连日来,华东国际联运港二期普洛斯国际物流园内,一辆辆满载电动工具的大货车列队而出,开往铁路金华南货场,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另一边,一辆辆货车满载着铜、铝、棉纱、塑料粒子等大宗商品进入普洛斯国际物流园,将根据供应链需求迅速分拨发往周边省市。
“园区目前引入尖峰供应链、中宇物流等多家企业,开展有大宗商品集散、交易、交割、仓储供应链等业务。”普洛斯资产服务平台金华区域负责人李中元说。
近年来,金华市紧扣“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割中心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商贸+生产”国家物流枢纽叠加优势,加快建设智慧物流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复星铁路快运基地等配套设施,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创新发展,打造要素集聚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中铝产业园项目已入驻,智慧物流园项目完成总体形象进度30%。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金华市将全力实施“规划引领、能级跃升、要素拼抢、产业迭代、效能提振、机制创新”六大专项行动,快速推进“港产城贸数”有机融合,奋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汇聚新动能。